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陈东父示及新文 北宋 · 范纯仁
 押尤韵
世德钟良士,爽气横清秋。
公才辅经术,文价伏时流。
近从计廷召,斩为梁苑游。
京都利名地,趋谒先公侯。
高情远俗尚,壮丽资冥搜。
清尊破旅颜,黄菊迎归舟。
佳藻盈大轴,遗我蠲穷愁。
正声和群心,明珠炫双眸。
词高不可继,惠重终可酬。
愧君乐善怀,行义愚当脩。
进士苗纵归紫逻山居 唐 · 司马扎
 押梗韵
汝上多奇山,高怀惬清境。
强来干名地,冠带不能整。
常言梦归处,泉石寒更静。
鹤声夜无人,空月随松影。
今朝抛我去,春物伤明景。
怅望相送还,微阳在东岭。
庐江四辨 其一 庐江 唐 · 卢潘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九十二
凡作事必法古。
名地者必求于古。
地而不古。
失其地矣。
秦一天下。
破国为郡。
名地者唯求于禹贡与山海经。
始皇二十六年
扬州之地为九江鄣郡会稽
九江会稽出禹贡。
鄣出山海经。
按海内南经云。
三天子鄣山在闽西。
注云。
歙县东。
浙江出焉。
海内东海云。
庐江出三天子都。
入江彭泽西。
注云。
彭蠡
彭泽县西是也。
经又曰。
一名天子鄣。
江南之鄣。
由此名也。
庐江彭蠡西涯。
庐江以立名。
项羽英布九江王
尽有扬州之地。
汉高九江淮南
即封淮南王
十一年诛。
皇子长为淮南王
孝文八年长死。
徙封长子安为淮南王
赐为庐江王
勃为衡山王
应劭曰。
庐江故庐子国也。
考寻载籍。
古无庐国之名。
庐江为庐戎之地也。
按左氏传。
卢戎亦曰庐。
宣城西山中。
误以中庐之庐为庐江之庐。
后人因迷而不悟。
按汉书诸侯王年表。
北界淮濒略庐衡为淮南
颜注云。
庐衡二山名也。
衡即今霍山
东汉地理志。
建武十年六安国
以县属庐江郡
郡十四城。
有舒浔阳襄安
郡南有九江
东合大江
大江之南与彭泽相接。
既得浔阳
浔阳庐山
庐山庐江而名。
古矣。
庐江之地。
包江南北而有之。
景武庐山记云。
匡俗周威王时
生而神灵。
居于此山上。
世称庐君
则是因山为号。
不因为庐而名山。
西域法者曰惠远
庐山记。
不知所始。
乃曰匡俗出殷周之际。
结庐上因名曰庐。
其谬甚矣。
豫章旧志。
俗父与番阳吴芮佐汉定天下而亡。
汉封浔阳
武帝南巡。
明公
不因而名愈明矣。
余故曰事必法古。
名地者必求于古。
庐江自山海经所谓出三天子都者是也。
今山在彭蠡之上。
亡其所谓庐江者。
事移事古名与地改故也。
又按经云。
浙江出三天子都在其东。
地理志云。
浙江黟县南率
东入海。
率则歙。
浙江是也。
率山歙州南。
连延而西曰浙岭。
浙水实出其阴。
又西走彭泽
凡三百里。
并水出山阳者。
皆西流汇于彭蠡
庐江乎哉。
是必一水也。
又按今浔阳江州大江之南。
浔阳大江之北。
名地为国者。
岂限江之南北哉。
求于古而已矣。
庐江之国。
自山海经而名者为是。
雁山 宋 · 左纬
五言律诗 押齐韵
乱山无限好,幽径有时迷。
石骨秋偏瘦,松梢老却低。
天寒闻雁过,月白见乌栖。
海上知名地,无人识马蹄(明杨晨赤城别集》卷五引《广雁山志》)
灵岩寺 清 · 戴亨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铁缕袈裟旧佛图澄铁袈裟尚存),虬松枝干长玄奘西去摩曰汝可西长一年枝忽东向弟子知师归矣)
神僧归寂寞,林壑望苍茫。
野鸟啼空谷,虚堂闻妙香。
筌蹄何处觅,心向静中忘。
双峰天泉上人所藏南岳笑印蒲萄幛 元末明初 · 张以宁
 押词韵第二部
南岳之僧今玄奘,西游惯见龙珠帐。
满襟萧爽金天秋,醉洒双峰雪色幛。
双峰上人昼诵经,阶前雨花深一丈。
老髯合遝献夜光,贝阙苍苍月东上。
我尝酷爱温日观,今见此画尤豪宕。
古藤千年蛟始蜕,霜骨脱落转崛强。
柔枝百尺凤下翔,翠蕤婀娜森相向。
新须旧叶更可怜,蝉翼蝇头纷万状。
下有漪兰杂奇石,意态翛然甚幽旷。
忆昔吾家博望,万里乘槎凌浩荡。
今朝展幛寒色来,眼底玉关冰雪壮。
亦欲因之歌远游,大呼千斛凉州酿。
商翁 北宋 · 沈辽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征南名地蚤相知,老向潇湘看立碑(原作牌,据四库本改)
壮节独驰南峤事,古风不括故山诗。
愁烟半锁黄茅垄,部曲谁寻旧将旗。
遥瞩芜江想灵气,孤云落日不胜悲。
半閒 明 · 张宁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动里心常静,忙中乐自由。
租庸长预了,子姓早分忧。
事办多临弈,耕馀便出游。
何如贾秋壑名地总虚浮。
赠友之闽 南宋 · 赵良坡
 押阳韵
世人作离别,惟别酒一觞。
今我与君别,稍稍鄙玕琅。
闽海古名地幕职不可量。
圣明广延揽,计日下褒章。
愿将此言赠,用以代琼浆。
白雪楼(以楼起碧空名标雅曲为韵) 唐 · 王棨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六十九
余尝自雍南游。
经过郢州
此地曾歌乎白雪。
后人因创其朱楼。
观夫迢迢山峙。
奕奕云浮。
屹临江岸之旁。
将其丽曲。
起郡城之上。
得以消忧。
是何栋触晴霞。
檐侵虚碧。
旁瞻目尽于千里。
俯瞰心悬于百尺。
何年结构。
取宏制于庾公
此日登临。
仰嘉名于郢客。
其为状也。
𡾰嵼隆崇。
攒烟遏空。
势耸晴蜃。
梁横晓虹。
伟殊规之罕及。
犹清唱之难同。
试问邹生。
岂似梁王之馆。
如延孟子
何惭齐国之宫。
莫不高与调侔。
妙将雅比。
笼轻雾以转丽。
带微霜而增美。
浮云齐处。
叠棂槛之几重。
明月照时。
引笙歌而四起。
斯则虚凉无匹。
显敞难名。
天未秋而气爽。
景当夏以寒生。
风触棼楣。
髣髴杂幽兰之响。
烟分井邑。
依微闻下里之声。
且楼之为号也。
有翠有红。
或琼或玉。
岂若表此名地
彰斯妙曲。
况复楚山入座。
黛千点而暮清。
汉水横帘。
带一条而春绿。
亦足以认(一作任)彼清畅。
凭兹丽谯。
掩露台之高峙。
轶烟阁之孤标。
似继馀声。
谢朓閒吟于暇日。
疑遗妙响。
刘琨长啸于清宵。
有旨哉。
每见岧峣。
如闻宛雅。
览宏模之特秀。
知属和之弥寡。
人或誇黄鹤奇落星。
予云俱弗如也。
耍孩儿 明 · 汤显祖
 出处:六十种曲 紫箫记 第三十一出
只见人生十岁。
孩儿的颜如华美。
终朝游戏薄昏归。
二十岁。
骏马光车。
盈盈的高谈雅丽。
三十岁。
举鼎干云气欲飞。
一心在功名地
四十连州跨郡。
垂珰出入皇闱。
闲游四首 其一 1204年3月 南宋 · 陆游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
游遍名山日月长,结庐归占水云乡。
醉中即是逃名地,闲外应无度世方。
蜜满脾馀小苦,朮(原作木,据初印本改)苗浥露有奇香。
肺肠自与人间别,堪笑醅缸与饭囊。
王承郾为亡考修明真斋词 唐末至五代 · 杜光庭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三十六
伏闻至道开图。三尊垂教。
惠覃幽显。泽浃死生。
游观八门。播宏慈而济苦。
悯伤幽夜。回法炬以流光。
南宫辟鍊化之庭。丹启超升之籍。
上智童子。愿开罪福之由。
飞天神人。请示忏陈之品。
敷明真奥典。拔度幽关。
披玉匮灵科。解销考对。
元清昏翳。洒润焦劳。
拯拔穷魂。咸为善爽。
终天载劫。俱沐元慈。
臣先考运偶道风。常参宝箓。
身逢圣日。累践官荣。
处世网之中。宁无过误。
履尘寰之内。必有愆违。
况职主庖羞。须行宰戮。
旋司戎伍。每举刑章。
出领郡符。入居近密。
或抑强扶弱。或三令五申。
既爽重轻。即为衅咎。
又自乡关隔越。兵火乱离。
故里坟茔。或有侵毁。
冢讼延注。逮及子孙。
兼割货所居。移易门巷。
土木修造。有触明神。
以此忧惶。皆祈忏谢。
是敢遵灵宝科格。修明真道场。
精洁香灯。丰严信币。
披心露恳。悔过希恩。
伏惟太上三尊。十方众圣。
神光下烛。惠渥旁流。
赦先考累世以来深殃积罪。削名地
濯质天衢。故伤误杀之愆。
往债前冤之目。后嗣考延之咎。
先人怨责之瑕。并赐原除。
内外清净。即乞鍊神丹霍。
列籍青华。不经于岱岳酆山。
克證于福堂天路。上愿九元开度。
七祖超升坟墓安宁。幽冥潜静。
三途六趣。共洽胜功。
内族外亲。俱臻景祐。
刳心抆血。拜手祈天。
不任号殒激切涕咽之至。谨词。
文父匡山读书处 明 · 胡应麟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面面烟霞护草堂,千峰遥堕子云床。
琅函尽敞三坟色,玉轴新开二酉藏。
藜火夜寒回太乙,桂丛秋远梦淮王
东林剩有逃名地,不奈声华满柏梁。
龙湖 宋末元初 · 丘葵
五言律诗 押灰韵
一路野花开,春阴满树苔。
旧时僧已去,前度客重来。
浮世年年变,尘心事事灰。
跏趺清昼永,玄奘壁间回。
齐州刺史充武肃军防禦使朱玭加检校司空 唐 · 钱珝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三十二
敕。历下名地也。
司空贵秩也。处名地而增贵秩者。
非夫称推择。洽物情。
焉得独受宠章。重宣王化。
具官朱玭。当年思立。
学武有经。固忠顺之根本。
以机权为枝叶。且能刺部
兼务睦邻。酌宽猛以守常。
就变通而处众。为善难掩。
不伐愈彰。见求福于自谋。
信唯人之可召。乃行茂典。
叶公言。可依前件。
栖白上人 唐末至五代 · 齐己
五言律诗 押删韵
万国争名地,吾师独此闲。
题诗招上相,看雪下南山
内殿承恩久,中条进表还。
常因秋贡客,少得掩禅关。
明周忠毅墨迹即用公感事诗韵 清 · 沈桂芬
七言律诗 押元韵
一卷松陵稿仅存,前贤手泽重彝尊
栽花东浙留遗爱,削草南台答圣恩。
早料长蛇能起雾,可堪缇骑遽临门。
孤忠岂为成名地,执简频年枉叩阍。
袁尚书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韵 宋 · 钱鍪
 押词韵第三部
文昌仙伯天人姿,爱山寻胜如书痴。
忽摩台符历参井,麾幢溯峡春迟迟。
山林川后总效职,万壑千岩俱献奇。
就中巫山绝雄胜,插天紫翠相参差。
神妃来下佩声远,驻此名地相安之。
峰旋地转自前后,屹立万马如追随。
两山有川幻天巧,禹功到此神应疲。
仰天照眼如匹练,舟行电掣翻云旗。
迅帆竞惜峰峦过,艅艎望眼裳褰帷。
悬崖下有欲落石,古木上有参天枝。
龙登鹤聚仙既集,云升雨暗天如低。
从来三峡号至险,高牙稳泛如游嬉。
扬旌一览天下胜,词源倒峡知优为。
尝闻奇观天亦惜,遇贤辄与因其时。
少陵遇此虽穷寂,妙语惊人多在兹。
彫镌万象发天閟,衙官屈宋声争驰。
公今曳履星辰上,调元妙手行将施。
天教来作东道主,欢声和气生江湄。
公来顿觉雪山重,青城增气联峨眉
首驱巫阳入新句,一洗前作堪解颐。
英词从此遍蜀道,迥出尘表无纤缁。
尝忧此地难久驻,转首绝境成嗟嘻。
直欲使拂素练图翠嶷,写松峦起云之状,模翠屏栖凤之嵋。
终朝诵公有声画,却来看此无声诗(《全蜀艺文志》卷九)
益州多宝寺道因法师碑文 五代 · 李俨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一
大哉乾元。播物垂象。肇有书契。文籍生焉。虽十翼精微。阴阳之化不测。九流沈奥。仁义之涂斯阐。而劳生蠢蠢。岂厌尘门。闇海茫茫。恒漂苦浪。亦有宝经浮说。锦籍寓词。驾凤升云。骖龙栖月。迹均转缕。空溺志于邪山。事比系绳。讵知方于觉路。孰若训昭金口。道秘琼箱。静痡毒于三漏。拯横流于五浊。是生是灭。发莲花之音。非色非空。被栴檀之简。暨乎鹤林税轸。涅槃之岸先登。鸟笔记言。总持之苑斯辟。结集之侣。扬其实谛。传授之宾。宏其妙理。然则绍宣神典。幽赞元宗。跨生肇以遐鶱。追安什而曾骛。可以声融绣石。采绚雕图。则于我法师而见之矣。法师讳道因俗姓侯氏濮阳人也。自绕枢凝祉。纪云而锡允。贯昴摛祥。奠川而分绪。司徒以威容之盛。垂范汉朝侍中以才悟之奇。飞芳晋牒。衣冠继及。代有人焉。祖阚。冀州长史。父玚。随柏人县。并琢磨道德。砥锡文艺。或题舆展骥。赞务于千里。或烹鲜制锦。驰声乎一同。法师禀祜居醇。含章纵哲。覃吁之岁。粹采多奇。髫龀之辰。殊姿独茂。孝爱之节。慈顺之风。率志斯存。因心以极。年甫七岁。丁于内艰。嗌粒绝浆。殆乎灭性。成人之德。见称州里。免丧之后。乃发宏誓。而以风树不停。浮生何恃。思去发肤之爱。将酬罔极之恩。便诣灵岩道场。从师习诵。而识韵恬爽。聪悟绝偫。曾不浃旬。诵涅槃二帙。
举众嗟骇。以为神童。
逮乎初丱。方蒙落发。
于是砥行饬躬。架德缉道。
箧蛇能剪。心猿久制。
溯流增智。望井加勤。
在疑必请。见义思益。
寻讲涅槃十地。洞尽幽微。
宿齿名流。咸所叹异。
及受具戒。弥复精苦。
若浮囊之贞全。譬圆珠之朗洁。
始听律义。遍讫便讲。
辨析文理。综核指归。
十诵之端。五篇之赜。
写瓶均美。传镫在照。
又于彭城嵩论师所。听摄大乘。
嵩公懿德元猷。兰薰月映。
门徒学侣。鱼贯凫集。
讲室谈筵。为之嚣隘。
遂依科戒。而为节文。
年少沙门。且令习律。
晓四分者。方许入听。
法师夏腊虽幼。业行攸高。
独于众中。迥见推挹。
每敷摄论。即令复讲。
而披演详悉。词韵清畅。
诸方翘俊。靡弗归仰。
于是遍窥释典。咸通密藏。
五乘之说。四印之宗。
照尽几初。言穷虑始。
每抠衣讲席。隐几雕堂。
举以玉柄。敷其金牒。
涣乎冰释。怡然理顺。
延惠风而不倦。同彼清流。
𮘻来响而无疲。类夫虚谷。
搢绅之客。慕义波腾。
缁黄之侣。承规景赴。
法师志求冥寂。深厌嚣滓。
乃负帙褰裳。销声太岳。
寝溪扃岫。饮露餐霞。
树偃禅枝。泉开定水。
凡经四载。将诣洛中。
属昏季陵夷。法纲严峻。
僧无徒侣。弗许游涉。
于是杖锡出山。孑焉孤迈。
恐罹刑宪。静念观音。
少选之间。有僧欻至。
皓然白首。请与俱行。
迨至铜街。暨于金地。
俯仰之际。莫知所在。
咸谓善逝之力。有感斯见。
非夫确至。曷以臻乎。
既而黄雾兴祆。丹风起孽。
中原荡覆。具祸以烬。
法师乘杯西迈。避地三蜀。
居于成都多宝之寺。而灵关之右。
是曰隩区。远接荆舒。
近通邛僰。邑居隐轸。
人物嚣凑。宏才钜彦。
硕德高僧。咸挹芳猷。
归心接足。及金符启圣。
宝历乘时。运属和平。
人多好事。导元流于巳绝。
辟妙门之重键。法师以精博之敏。
为道俗所遵。每设讲筵
毕先招迓。常讲维摩摄论。
听者千人。时有宝暹法师
东海人也。植艺该洽。
尤善大乘。昔在隋朝
英尘久播。学徒来请。
接武摩肩。暹公慠尔其间。
仰之弥峻。每至法师论义。
肃然改容。沈吟久之。
方用酬遣。法师抗音驰辩。
雷惊波注。尽妙穷微。
藏牙折角。益州总管邓国公窦琎
行台左仆射赞国窦轨长史申国公高士廉
范阳公卢承庆。及前后首僚。
并西南岳牧。并国华朝秀。
重望崇班。共藉声芳。
俱申虔仰。由是梁之地。
庸濮之氓。饮德餐仁。
云奔雨集。法师随缘诲诱。
虚往实归。昔昙翼高奇。
教阐沈犀之壤。法和通敏。
道著蹲鸱之域。协时揆事。
抑亦是同。考业畴声。
彼则非衮。而以久居都会。
情异俶真。养中晦迹。
可求天解。复于彭门山寺。
习道安居。此寺往经废毁。
院宇凋敝。法师慨然构怀。
专事营辑。若乃危峦迢遰。
俯瞰龙堤。绝磴逶迤。
斜临雁水。近对青城之巘。
遥瞻赤里之街。云榭参差。
星桥萦映。于是分岩列栋。
架壑疏基。窈窕陵空。
俳佪𦋐景。啸。
共宝铎以谐声。月上霞舒。
与璇题而并色。仙花秘草。
冬夏开荣。扰兽驯禽。
晨昏度响。谅息心之胜竟。
毓道之净场乎。而以九部微言。
三界式仰。缅惟法尽。
将翳龙宫。挥兔豪而匪固。
籀鱼网而终灭。未若镌勒名山。
永昭弗朽。遂于寺北岩山。
刻石书经。穷多罗之秘帙。
尽毗尼之妙义。纵洪澜下注。
巨火上焚。俾此灵文。
永传遐劫。岂直迷生之类。
睹之而发心。后学之徒。
详之而悟道。既而清猷远畅。
峻业遐昭。遂简宸衷。
乃纡天绂。追赴京邑
大慈恩寺。与元奘法师證释梵本。
奘法师道轶通贤。德邻将圣。
朅游天竺。集梵文而爰止。
旋谒皇京。奉纶言而载译。
法师宿望。特所钦重。
琐义片词。咸取刊證。
斯文弗坠。我有其缘。
慧日寺楷法师者。聪爽温赡。
声蔼鸿都。乃首建法筵。
请开奥义。帝城缁俗。
具来咨禀。欣焉相顾。
得所未闻。诸寺英翘。
懑然祗服。咸敷师子之坐。
用伫频伽之音。法师振以元词。
宣乎幽偈。同炙輠而逾畅。
譬连环而靡绝。耆年粹德。
旷士通儒。粉滞稽疑。
云消雾荡。伏膺请益。
于嗟来暮。惟法师姿韵端凝。
履识清敏。粹图内蕴。
温采外融。运柔嘉以成性。
体斋遫而行巳。峻节孤上。
夷险同贯。冲怀不挠。
是非齐躅。加复研几史籍。
尤好老庄。咀其菁华。
含其腴润。包四始于风律。
综五声于文绪。宿植胜因。
恬荣褫欲。善来佛子。
落采庵园。开意花于福庭。
濯元波于妙境。而贞苦之操。
绝众超伦。聪亮之姿。
踰今迈昔。信法徒之冠冕。
释氏之栋梁乎。凡讲涅槃华严大品维摩法华楞伽等经。
十地地持毗昙智度摄论对法佛地等论。及四分等律。
其摄论维摩。仍出章疏。
既而能事毕矣。宏济多矣。
脱屣于梦境。栖神于净域。
春秋七十有二。以显庆三年三月十一日
终于长安慧日之寺。梵宇歼良。
真门丧善。悲缠素侣。
恸结缁徒。即以四年正月
旋乎益部。二月八日
窆于彭门光化寺石经之侧。道俗门人。
星流波委。衔哀追送。
众有数千。岩谷为之传响。
风云于是变色。慧日寺徒众。
并蠲邪迪妙。综理探微。
保素真源。归元正道。
法师戾止。咸共遵崇。
追思靡及。情深轸慕。
弟子元凝等。禀训餐风。
师称上足。而以慈镫罢照。
崇山无仰。循堂室而濡涕。
对几𢂀而流恸。敬于此寺。
刊金撰德。气序虽迁。
音尘方煽。亦犹道林英范。
托绣础以长存。慧远徽猷。
寄雕碑而不朽。其词曰。
缅哉佛性。廓矣元门。
功昭旷劫。化拯重昏。
冲仪巳谢。妙道斯存。
匪伊开士。孰畅其言。
显法师。诞灵杰起。
之秀。如岩之峙。
穆穆风规。堂堂容止。
行穷隐括。识洞名理。
爰初纽锦。早厌樊笼。
言从落饰。乃沐元风。
将超八难。即悟三空。
贞图可仰。峻范弥融。
鹿野微词。猴江粹典。
源流毕究。奥隅咸践。
法镜攸悬。信花弥阐。
振岳符论。奔涛喻
昔在昏虐。时逢祸乱。
东去戢道。西游违难。
天启圣期。光华在旦。
翼教益。腾声巴汉。
爰雕净境。于彼曾岑。
分櫩架壑。耸塔依林。
搜金缉义。篆石雕金。
芥城斯尽。胜迹无侵。
载奉王言。来游帝宅。
慧义资演。真宗伫译。
紫庭之彦。丹台之客。
并企清仪。俱餐妙赜。
沦羲□□□□□光遽嗟分岸。永泣摧梁。
龛留旧影。室泛残香。
书芬纪蔼。地久天长。